地摊经济复活:人间烟火味,最抚凡人心

来源:未知日期:2020-09-03 18:22 浏览:

随后配了一段文字,“看我们大成都,12点以后的夜生活硬是巴适惨了。”一并发来几张成都小吃的照片,惹得大家好生羡慕。

 

 

别看这一条小小的政策,可以让数万家庭在灾情过后,迎来希望。

 

数据显示,截止5月底,成都全市设置的临时摊点2234个,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20891个,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,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%。

 

对于疫情之后的城市来说,10万就业简直是经济的救命稻草。

 

其实衡量一个城市的成功,并不在于这个城市有多少上市企业,楼盖得这么高,而是真正对相对弱势群体的包容度。

 

在这点上,成都敢为人先,撕开了一道光明的口子。


自古以来,街边巷尾小商贩,流动的夜市都在陪伴着城市的繁华。

 

这些美食摊、小商品摊的经营者,大都是城市中爬行在底层的外来人口,用没日没夜的劳动力,换取勉强在城市中立足的空间,不仅还原了城市的底色,也为市民带来了便利。

 

然而近年前却突然销声匿迹了。

 

2008年左右全国掀起一股“文明风”,各地为了评选「全国文明城市」,把「城市形象」放在了城市发展的首位目标,而地摊或多或少有些“不入流”。

 

很多城市认为改善太麻烦,直接采取“一刀切”式地禁止和驱赶。

 

后来城市虽然干净了许多,但却从文明跌入了蛮荒。

 

那时候地摊经营者像是过街老鼠一样,躲避城管的追赶。而城管则成为万人之上的职业,只要大街上看到占道经营的小商贩,仿佛打了鸡血般亢奋。

 

大小报纸上隔几天就会刊登城管商贩争执的新闻,经过长期斗争,地摊经济最终以2009年夏俊峰惨案为终点,结束了历史进程。

 

值得细说的是,2009年,我们城镇经济还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态,城镇人口失业率仅为4.3%。

 

然而时隔10年,2019年我们的城镇失业率达到了5.1%,疫情影响下,2020年4月失业率更是上升到了6.0%。

 

从4.3%到6.0%,别看就是几个小数点的变化,按照2019年全国就业人数77471万人来讲,0.1%的背后,就是数十万个需要吃饭的家庭。

 

最让我感到不解的是,10年前摆地摊被认定为破坏城市形象的罪魁祸首,纷纷被遗弃。

 

10年后却被重提,而且成都的地摊经济在规范的管理制度下,产生了让人惊讶的经济效益。

 

那么是当年不能治,还是干脆不想治?

摆地摊一直都是百姓主动求生的一种手段,是经营者的一份事业,合情合理,为什么叫做“占道经营”呢?

 

老百姓喜欢说摆地摊,那便是摆地摊,光明正大的事情变成了被权利允许的苟且偷生,似乎怎么都说不通。

 

要知道,市井虽嘈杂,但藏着的是城市烟火气和人情味,谁也不想过着东躲西藏的生活,谁都想有一个稳定的吃饭地方。

 

在知乎里热点评论里,有一位成都程序员说出了自己的故事。

 

他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,女朋友是985院校的大学生。男生白天公司上班,晚上陪女朋友摆地摊卖冰粉。

 

摆摊两个月赚了2万多块钱。他说,摆地摊最大的感悟来自于对生活的理解,哪怕生活再差,只要自己肯干,不在意别人的看法,都能养活自己。

 

而且摆摊自由自在,何时出摊何时收摊自己说了算,摊位虽小五脏俱全,都是自己的事业,比自己在互联网打工开心多了。

 

他在摆摊时认识了很多朋友,大家身份也各不相同,有老师,也有学生。有出来体验生活的,也有因为疫情失业出来摆摊的。

 

有的摆摊是全职;有的白天经营自己的店铺,晚上摆摊; 有的开着公司出来摆摊的,有的摆三天亏本不卖了,有的日盈利达到2000多元的。

 

在这个地铁A口,虽然大家身份不同,但是每晚都在一起摆摊,都有光明的未来。

 

 

这句话很有感触,摆地摊靠双手吃饭,是值得尊重的,无所谓身份,只要每晚都在一起摆摊,便有光明的未来。这对于中国亿万来城市打工的年轻人来说,是坚定信心的一道箴言。

为了应对疫情冲击,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,不将占道经营、马路市场、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。

 

与此同时,四川、浙江、陕西……越来越多的省市纷纷出台政策,发布临时允许占道经营的政策。

 

可以预见,接下来,市井街巷的烟火气将会在中华大地重新燃起。 

 

这也给今年的就业市场创造了缓和的机遇,要知道,今年还有5174万农民工还未返城回到工作岗位上,高校毕业生更是创造了历史新高达到874万。

 

当然希望各城市在放开地摊经济的同时,做好精细化管理,不要因为管理有困难而选择“一刀切”,也不要过度泛滥而影响居民生活在“放”和“收”之前找到平衡点。

 

让地摊经济成为城市真正的一部分,而不是临时刺激经济的特效药。

 

未来3亿农民工进城,拉动内需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大动力,这是大会小会强调的最高战略。但在这之前,城市不单是想到他们背后的价值,而是要为他们创造留下来的条件。

 

俗话讲,人间烟火味,最抚凡人心。


0
首页
电话
短信
联系